新闻首页-> -> 今日青岛
-
中国民俗让“小老外”大开眼界
西班牙小姐弟在青读书做陶艺印年画样样都爱 目前共有3600名外籍学生在青岛读书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参照着课本上的拼音,来自西班牙的玛丽和保罗姐弟俩一字一顿地读着自己学的第一首中国古诗,赢得了班主任曲婧茹和全班同学的掌声。作为3个月前刚刚来中国的 “洋学生”,语言关是姐弟俩面临的最大难题,但通过踢足球、做陶艺、印年画,两人逐渐融入到青岛的校园生活中。
据青岛市教育局公布统计数据,目前,青岛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余名外籍学生,在青城9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此外,还有1300余名外籍学生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全市中小学校与国外缔结友好学校164个。
小学来了“洋娃娃”姐弟(小题)
“你好,我叫玛丽,他是我的弟弟保罗,欢迎你来我的学校。”不久前,记者在四方实验小学校园内看到这对西班牙小姐弟。
小姐弟的班主任曲婧茹老师说,保罗和玛丽是今年2月22日学校开学时,从西班牙转学来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当时两人几乎连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玛丽的父亲是一名西班牙工程师,今年春节前被公司派驻青岛。玛丽今年11岁,是家里最大的孩子。除了保罗外,她还有4个弟弟妹妹。玛丽的妈妈是一名西班牙音乐老师,现在怀孕6个多月,马上就要生第七个孩子了。”曲婧茹老师说,玛丽和保罗的父母也不会说中文,跟老师交流要靠一名西班牙语翻译,但这名翻译也不是中国人,曲婧茹和翻译大部分时候要靠英文交流。
说话要靠英文加比划(小题)
“按照玛丽和保罗的中文程度,本来应该安排他们到一年级从头学起,但考虑到姐弟俩已经10岁和11岁了,重上一年级会不适应。而且他们跟同龄的中国孩子一起上课,可能进步更快。”曲婧茹老师介绍,玛丽和保罗最难过的是语言关,两个孩子刚入学时,大部分时候说西班牙语,英语只会简单对话,中文基本不会,不但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课,连在学校的基本生活都会有困难。曲婧茹是学校里比较年轻的女老师,虽然教语文课,但英语口语很好。最开始的一个多月,除了上课之外,她大部分时间都跟两个西班牙孩子黏在一起。“就像教幼儿学说话一样,我和班里的同学们从水杯、铅笔等日常用品开始,一点点教保罗和玛丽说中国话。”曲婧茹老师说,刚开始她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交流,主要靠英文加肢体比划,现在保罗和玛丽的中国话进步很快,已经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大部分话了。
两人展现足球天赋(小题)
玛丽和保罗刚入学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两人每天坐在教室里几乎不说话,也不跟同学交流。有时候同学邀请他们课间一起玩,姐弟俩都会因为害羞躲出去。为了让姐弟俩尽快融入班集体,曲婧茹老师选了班上比较开朗活泼的几名同学,跟保罗和玛丽交朋友。“保罗和玛丽因为不会说中文,在青岛的生活圈子很窄,基本上只跟父母和弟弟妹妹交流。”曲婧茹老师说,后来上体育课踢足球时,体育老师毕兆鹏发现了西班牙小姐弟的足球天赋。不但弟弟保罗踢足球时体力和技巧很好,姐姐玛丽踢起足球也是不让须眉。随后,姐弟俩被吸收进学校的足球社团,还成为了校足球队的预备“外援”。玛丽和保罗从足球运动中找到了自信,跟同学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还主动教同学和老师简单的西班牙语,讲西班牙的传说和故事。
姐弟俩爱上中国美食(小题)
玛丽和保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两人非常喜欢上陶艺课。姐姐玛丽在陶艺课上做的陶艺作品,因为造型独特,被选中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时上台展示。弟弟保罗则参加了足球动感展示。姐弟俩还跟班上其他同学一起,为儿童节庆祝活动制作了木版年画。姐弟俩还对中国美食很感兴趣。中午放学时,因为姐弟俩的父母没时间来接他们回家,保罗和玛丽留在曲婧茹老师的办公室,跟老师一起吃饭。两人特别喜欢吃中餐,尤其是糖醋里脊、红烧排骨这样的菜,老师们也经常从家里做了肉菜带来给姐弟俩。
将参加第一次期末考试(小题)
曲婧茹老师介绍,玛丽和保罗此前在西班牙上一、二年级时,学习以兴趣学习为主,没有课外作业,虽然有中考和大考,但不计成绩,学习结束老师只发个评语,没有成绩单。到三年级才开始转为正常学习。到中国后的这次期末考试,是姐弟俩第一次的正式考试。任课老师说,姐弟俩虽然汉语说得不好,但通过老师的课外辅导,他们已经学会了拼音,可以借助拼音阅读课外书和诵读古诗,而且开始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因为中国和西班牙的数学教育进度不同,姐弟俩现在的数学水平,相当于中国二年级上学期,还需要老师进行补课。姐弟俩的英语成绩很好,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的成绩也不错。
将“小老外”教成“中国通”(小题)
“一般说来,没有汉语基础的外籍学生在我们学校经过一到两个学期的学习,就可以用汉语跟中国同学和老师正常交流。”四方实验小学的刘老师说,他们学校建校时就是双语实验小学,是青岛较早一批能够接收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2000年前后,学校最多时接收了20多名外籍学生。这些外籍学生毕业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学习成绩跟其他中国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刘老师介绍,去年刚毕业的韩国学生朴徐演,刚入学时也是一个汉字不会写,日常的汉语对话都不会,但到毕业时,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还会说几句地道的青岛话。对这些外籍学生,学校并没有特别的优待,只是通过更多的日常交流,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汉语。(黄飞)
【配图说明:保罗和玛丽在上陶艺课】
Tags: 【来源】青岛市外宣办 【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视频:中国青岛在新西兰奥克兰市.. 下一篇:图片新闻:“织工”技能大赛
24小时新闻热点
-
新西兰侨胞感言两会——为
买买买!卖卖卖!商家赚得
新西兰圣诞新年长假过半 7
新西兰民防部:手机紧急警
- 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举行
- 尼泊尔留学生新西兰烛光悼念地震逝者中国留学生
- 青岛华商会与新中两国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牵手合作
- 视频:海外“西藏梦”——专访新西兰藏文化研究
- 视频:细心赢得一切——新西兰百伦移民留学顾问
- 人物视频专访:专业态度,品质精神——奥克兰华
- 新西兰青岛同乡会会员登记表
- 新西兰华人家庭医生行骗案将继续审查待定处罚
- 新西兰华裔男子利用留学生作掩护洗钱被判刑
- 新西兰 创业移民政策基本要求
24小时视频点击排行

- 奋斗在意大利 波兰华人资讯 安哥拉华人网白俄罗斯华人网新加坡狮城网阿根廷华人在线柬埔寨中文社区匈牙利新导报国际日报日中新闻网神州时报澳洲中文汽车杂志 中越快网在南非华人网 乌克兰中文网波尔多华人网奋斗在西班牙非洲中文网新 导 报欧 华 网希中网德国开元网欧华传媒网中国移民网 纽约在线 美国新亚电视 塔洲华人网 美国华夏时报 意大利移民网 美国侨网 千岛日报 美国华星报美国华人在线纽约华人资讯网西班牙华人网聚华人唐人网今日悉尼奋斗在澳洲卡华网马达加斯加旅游网世界华人网巴西侨网南非华人网魁北克华人论坛安哥拉华人澳洲悠悠网缅甸中文网

- 人民网华人频道青岛新闻网 华商国际网 中华时报网 中国之窗 辽宁新闻网 鞍山大象网 辽阳新闻网 盐城新闻网 襄阳新闻网 海南网 威海新闻网 北京SO 沈阳网 西安新闻网 杭州网 大河网 千龙网 天津网 哈尔滨新闻网 龙虎网 长沙新闻网 北大华侨高管培训
Copyright 2010-2012 ChinaNews.Co.NZ ( 新闻 资讯 & 媒体平台 )
免责声明:本网为全球华人提供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新闻资讯平台,任何单位或个人可自由在本网的相关栏目投稿、发布相关资讯或文章,网内所刊载的
各类资讯﹑新闻、信息均来源于合作媒体或网友投稿发布,仅为广泛传播信息目的,本网不对其负有任何权利或责任。如有错误或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正或删除。本网站及论坛内所有资讯、新闻、信息均不代表本网观点。
(浏览本网站,建议IE7.0以上版本 显示分辨率1024*768)
免责声明:本网为全球华人提供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新闻资讯平台,任何单位或个人可自由在本网的相关栏目投稿、发布相关资讯或文章,网内所刊载的
各类资讯﹑新闻、信息均来源于合作媒体或网友投稿发布,仅为广泛传播信息目的,本网不对其负有任何权利或责任。如有错误或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正或删除。本网站及论坛内所有资讯、新闻、信息均不代表本网观点。
(浏览本网站,建议IE7.0以上版本 显示分辨率1024*768)